第一章 前言

首页 > 人纪教程 > 倪注神农本草经 > 第一章 前言 > 正文

自序及前言

日期:2021-01-03 20:21:10   来源:倪注神农本草经   编辑:zadmin    点击:

倪海厦人纪之神农本草经

自序

  我国自古相传有三坟,昀是深奥难懂,历代以来所有名家都认为能解此三坟者就是昀懂中华文化的人,这三坟就是《易经》,《黄帝内经》与《神农本草经》,今我收集历代各名家对本草所做之论述,再加上我个人自临床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,虽完成这部神农本草经的解说,但是必然有不足之处,敬请读者见谅,后来之高手名医必然可以再增加许多有效之说明与批注,个人期待所有有志学习中医的人士,能够自此书中得到一定的药物学知识,经方之用药是超出原书许多。因此我在本书之后增添许多经方的用药,以备将来研习经方时,能有药性之根据。

  本书虽未完善,但是已经包含所有将来研究伤寒与金匮所需的药性知识在内,因此如能熟读本书,将来研究经方时必然事半功倍,替研习经方者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查询药物时间,将来一看到处方时,就可以心知肚明处方原因,剂量使用,用药原则等等,所谓开卷有益,即使看完全书后,只能得到一小点药物知识,这也是值得。

  期望我人纪班学员与购买者,在看完此书之后,能更上层楼,学无止尽,大家以此为基础,再向上向外发展研究,就不会迷失用药方向了。

   汉唐中医倪海厦谨记 06/18/2006于佛州深夜丑时自家书房

  第一章前言

  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,说法不一,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,有人认为是秦汉时期,也有人认为是东汉时期,经过许多医家综合整理,不断收集秦汉时期资料,再整理而成,之后再托名神农而成之书。姑且不论源起于何时期,但它是我国昀早的一部本草药典。其地位是无庸置疑的,其原著早于唐代初年已经失传,现在流传的版本是明清以后的学者根据宋代《太平御览》《证类本草》,和明代的《本草纲目》等书,进行整复编辑后,重新出刊的,以清代孙星衍,孙冯冀合辑本(1799)昀为广传。

  原书共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,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,动物药六十七种,矿物药四十六种,这些药大多疗效确实,至今仍被使用,其中涉及病症约一百七十多种,包括了内、外、妇、眼、耳、喉、齿等各科的疾病。对于有毒性的药物,强调必须以小剂量开始。逐渐增加剂量,以免造成药物中毒的后果,其原则是“若用毒药疗病,先起黍粟,病去即止,不去,倍之;不去,十之,取去为度”,对于服药法也有规定,“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后服药,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药而后食,病在四肢血脉者,宜空腹而在旦;病在骨髓者,宜饱满而在夜”,因东汉时期盛行签纬神学,故书中时见如“久服神仙不死”、“主杀鬼”、“能行水上”等用词,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舍弃不用的。

  本书所引用的药物药性学,都来自历代的伤寒家,也就是经方家,如陶弘景编录之《名医别录》,雷公之《雷公炮制论》,唐之名医甄权对药性说明。陈藏器的《本草拾遗》,孟铣的《食疗本草》,王好古( 1200—1264),字进之,号海藏老人,元代越州人,其著有《汤液本草》,其好经方,善用硫磺、附子、肉桂、干姜、乌头等峻药,清唐容川的《本草问答》,日本东洞吉益先生的《药征》,清徐灵胎的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等等,千年以来温病与伤寒之争论不休,由于二派所认定的药性有所出入,是故选用药物的方式也大异其趣、剂量多少也完全不同,而张仲景所研究的《胎胪药录》早已失传,经方中的药物应该都是出自此书。我们除了在孙思邈的《千金要方》与《千金翼方》二书中可以略窥一二外,在其它药典之中实在无法找出关于《胎胪药录》的药性解说,因此现代有志研习经方的中医们,想更了解经方之中的每味药性,唯一昀有效的方式,就是利用伤寒与金匮中的处方方向与使用剂量大小,反过来推知这些药物在东汉时期《胎胪药录》一书对于药性的说明了,然而此法必须要非常了解《黄帝内经》的素问与灵枢、八十一难与阴阳大论,才有可能将这《胎胪药录》重新还其原貌。

  由于原神农本草经中之药物,有些己经无人识得,有些不切实际。我将之保留不做说明,同学们可以自行查看市面上的有关本草药性的说明,与此同时我增加在伤寒金匮中张仲景所使用之药物,这些药物并不见于原神农本草经中,但是必然出现在《胎胪药录》之中,我将以我对伤寒金匮中处方内的每味药所理解的药性,为之补强说明,希望后来之学者能将之发扬光大。更加能够增润本书的内容。

  前言:我国医学始于神农、有谓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毒,复命僦贷季(歧伯之师)理色脉,所以上古是先有药而后有医也,是故治病之道必先于用药,而用药之道必先于识药,此书共分上中下三种药物的说明。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,中药一百二十味,下药一百二十五味,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,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。


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