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篇通评虚实论

首页 > 人纪教程 > 倪注黄帝内经 > 第二十八篇通评虚实论 > 正文

第六节 阿是穴之形与神

日期:2021-01-01 05:08:58   来源:倪注黄帝内经   编辑:经方传奇    点击:

  第六节 阿是穴之形与神

  我们一般为什么说过去孙思邈,唐朝的孙思邈他说这个阿是穴,阿是穴的形一般现在中医很多就用形,我这里肩膀痛,就扎那里就是阿是,这个是形,不是神。神是什么呢?比如说我们有肠子有肠痈,为什么会去皮肤下游,有化脓,为什么会去找肺经?因为肺主皮毛。你从肺上边可以查到底下的东西,我们在肺经上面按,

  侠白→尺泽→孔最→列缺→经渠→太渊→鱼际→少商压痛点,下针,这个叫做阿是。你阿痛点,是是是是这

  里,很痛,有没有?就告诉你在那里下针。这个穴没有一定的,有的时候可能在孔最下两寸,一寸,不在穴上面,在经上面,你就按照那个痛点扎针就可以了。好,胃经也是一样。胃经上找,这些找的时候,我们就是手,

  手不过肘,足不过膝,膝盖以下。比如说肠痈,我们在足三底下可以找到,找那个点。阳明经上找两个,肺

  经上找三个,这是我们《黄帝内经》,从《黄帝内经》里面出来的。一定要下定义,手不过肘,足不过膝。不能说里面发炎了,那个胆或者肠胃发炎腹膜炎破掉,你在那边找胸部,不会有压痛点的,对不对?胃经刚好在

  这边,是在膝盖以下,都是远取穴。那掖痈大热,腋下这边长个痈疽,这个地方,这是少阳的地方。这时候

  我们要按刺足少阳,如果热不止的话再扎手心,手上心经,是因为这个在心经上面,集血的地方,少阳经上面找,都是一样。膝盖以下,膝盖以下,这是治症。

  黄帝问:“如何知其度? ”

  这个度就是你找压痛点,没有一定的点在哪个地方。因为有的人他痈疽在这边,不一定,所以你就按照经络上去找就可以了。所以这个心经三个地方,三个穴道。再加上手太阴的经络,都可以。一般痈疽,任何的化脓脓疮我们都可以在肺经上面治。大骨之会,就是骨会,大舒,我们也可以各找三个穴道。为什么要找骨会大俞这个周围。因为我们痈疽里面化脓的时候,这个脓越走表,往皮肤表面走,往四肢末梢去,都是吉的。如果是下层,到骨头里面去,或者往身上走,都是凶的现象。所以我们会在骨会大舒穴道旁边找,我们先下针就预防痈疽化脓的地方感染到骨头上去,所以才会有这种治法。如果是暴痈筋,这就是

  突发的病,瞬间发的,随分而痛,很痛。魄汗不尽,就流冷汗不止。胞气不足,胞气不足我们讲就是小便很

  不利,小便出不来。治在当经的俞穴上面治疗。

  如果是少腹暴满,小腹这边取守太阳小肠经的络者,胃之募也,小腹这边。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,再

  用员利针,都是我们这个治症的方式。都是治腹暴满的时候,腹胀满。为什么会取到少阴的俞穴,因为你的腹暴满的时候,有的时候可能是便秘,有的时候可能是水积在里面,不一定的情形,都是你随症来取穴。你就记得,这里的大原则,我举个例,很多东西你们可以推理出来的,我们有一个针灸家叫做董景昌,他这个人我

  们很清楚他,他大字不识,中医书没有看懂,他只认得一个字,叫一,一就是扁担,一根扁担不一吗?他只知道这个。可是这个人他奇穴很多,家传的,他本身不识字。其实他父亲教他的时候,就是抓他手就这样扎,就跑到台湾来,奇穴。这些奇穴就从这里来的,举例给你听。如果你现在遇到一个肝病的人,这是腿的内侧,你这样看时候是右腿,病人是侧躺,右腿,腿这样子看的。肝经不是走内侧吗?对不对?肝经,是不是?那你在肝经上压,你会压到中间一个点,这前后正好三个点。所以临床上我们知道肝硬化、肝癌或者是肝病的时候,在肝经上找压痛点,有没有穴道?没有穴道,好,这就是奇穴的来源。这里讲的就是如何找奇穴?所以穴道常常因时因地制宜。真经 12经络,我们下的俞墓治疗主孙治疗五门十变,这种方法是一个固定的原则。在临床上的时候,你要自己会很活用它,非常的活用它。同时不能固定,比如说我告诉你说,我们现在看左腿,这是左腿,左腿外侧,腿的外侧,左腿,也就是这样子看,在外侧这边。我们找到这两个高骨下,三角形的,这是阳陵泉,对不对?阳陵泉。好,那我们知道金石会阳陵,现在有个病人是胆结石,那我们知道胆石点的奇穴

  在阳明泉下一寸,可是书上我们说阳明泉一寸那只一个大概。你如果胆在里面的时候,胆是这样子,石头在这边在这边在这边,它可能就会造成上下不一样。所以你要在上下按按,找到痛点扎针进去。最明显表现在肾结石的点,在太溪穴的周围,比如脚内踝,这脚后跟,内踝,这是染谷穴,这是太溪穴,太溪穴上来了以后,这是踝骨,踝骨在这边。那太溪穴上来的时候,这边你心里假象有一个肾脏在这边,假象有一个肾脏。那你手指头去按,你去用指头按,有时候指头比较大,用一个筷子,头是比较圆的,比较方的。你不要拿个很尖的,按他每个地方都痛。拿个圆头,有痛点在这边。因为你肾脏是这样的时候,你很难讲说石头在这边在这边,哪能凑巧都在同一个地方,对不对?好,你就按照痛点下针。什么病都可以,所以你一看到腹满的时候,肚子胀满,病人可能是水,肾经上找,可能是大便,大肠经上找,或者在胃经上找,大肠经上也可以找,这一段讲的就是这个。

  我们治祸乱,过去我们讲的祸乱,这里你看《黄帝内经》就有祸乱,指的真的就是上吐下泻。刺俞傍五,

  足阳明及上傍三。我们讲如果是痛阵的话,我们知道在胃上面,脾胃上面周围找,阳明经在经络上找。刺痫惊脉五,这种是发癫痫或者是精神病乱的时候,针灸有没有手法?有,针灸也可以治疗精神病患,癫痫。我们针手太阴各五,手不过肘,在尺以下找五个穴道。刺太阳,也是五,像阳谷、胫骨,刺手少阴经络,像我们的通理穴络穴旁边,你找到压痛点下针。所以我们针灸在肺,在太阳经上面,小肠经上面,在肺经上面,还有足阳明上面找一个。踝上五寸,连刺三针。也就是说全部,你只要记得经络,你在经络上面连续找他压痛点都可以,这个癫痫精神病,我们针灸都可以帮他治疗的,针灸治疗。这个有没有固定的穴位?没有,完全以病人身体上感受到的压痛点来决定。

  第 251页,歧伯说,我们治三消的病,就消瘅,或者是瞬间突然昏倒,病人突然昏倒,会有偏枯、会有痿厥,气满发逆,甘肥贵人,这种都是,一般会有发生这种消渴,或者突然昏倒,或者是半身瘫痪掉,或者是肌肉痿厥掉,手脚冰冷,呼吸呼不过来,都是肥的贵人有钱人,高粱之疾。因为他吃的东西太好,内发的病。

  我们遇到病人隔塞闭绝,上下不通。比如说这个饮食不入,或者是大便不出,这都是暴忧之病,心里面担忧,个性比较喜欢操劳,但过忧的人,都会得这种病。如果说看到病人是突然的冷血,四肢冰冷,耳朵突然聋掉,或者是人鼻塞或者小便不通,这种都是所谓这种内部发生的病。所以我们可以分成有外来的,还有内发,这一段讲的通都是内发,有钱的人吃的太好了,或者是忧的人都会发病的。

  下面最后一个,蹠跛,寒风湿之病。手脚关节上面肿痛,造成走路不行,这个统统是寒风湿。为什么我们这里歧伯要下寒风湿?因为我们用药,这个药是去寒的,这个药是去风的,这个药是去湿的。那你把去寒去风去湿混在一起,就是治疗他的病。所以你要会辩证寒风湿。一般关节肿大,风湿关节炎都是风寒湿,都是这样子。我们原文是寒风湿比较不顺口,我都是讲风寒湿,反正无所谓,是不是?有差吗?叫名字有差,这个无所谓,去风、去寒、去湿就结束了,不要那么挑剔。

  如果说现在下定义的,像那个全身发黄,突然爆发了疼痛,突然发癫痫,突然发狂,发狂奔走,这种都是长久久病,气逆气不顺畅一直逆才会产生的,不会瞬间发的。如果说五脏,肝心脾肺肾五脏中间不平衡的时候,六腑闭塞之所生也,就是我们六腑,胃到膀胱三焦,我们这个六腑,六腑阻塞不通的时候,腹有问题的时候会影响到脏,因为脏和腹中间相通就是靠三焦,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。所以脏有不平,它一定是来自腹有闭塞。所以我们治脏,常常会去治腹。如果说我们从《黄帝内经》读到现在,你们得到一个基本的概念,改变我们一个人随时保持大小便通畅,胃口很均匀,不要吃太多,大小便通畅,能够睡觉。那你腹部没有问题的时候,你就没有胀病。所以我们常常有人说你便秘多久了,我便秘三四年。你看他三四年没事,可是他腹病一直不通,迟早会影响到藏病的。三四年不长,有的人便秘一辈子,70年、60年都有。一般来说,我们看到病人有头痛、

  耳鸣、九窍不利,眼睛鼻孔、耳朵、大便小便的地方都是肠胃所生。所以我们常常在治疗头痛的时候,我们

  下胃经的中脘穴,为什么?因为它胃气往上升,胃气只能到眼睛沉气的地方,冲到上面来,一直冲到这边来,中脘穴原因就在这里面。

  所以刚刚那段讲脏,讲一些病变的来源。


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